包租公,五元網站包租公高雄吉林街夜市 小雨點冰品店包租公
Tiger老師是自動建站的專家 | 台灣站神 | 架站平台 | 台灣站王 | Tiger老師 | 創業導師 創業老師 | 五元網站包租公 |
新聞快報

【大溪-月眉山觀音寺】

百年香火映初心,山水之間寄虔誠

在桃園市大溪區的山水環抱之間,坐落著一座承載著百年記憶與信仰力量的古剎——月眉山觀音寺。其址位於大漢橋步道35號,毗鄰大溪河月眉灣,背倚鳥嘴尖山,前瞻印斗山,得天地之靈秀,聚古今之虔誠,成為當地人文與自然交融的獨特標識。

追溯其源,月眉山觀音寺的歷史可遠至17世紀中葉(清乾隆年間)。當時的大溪古稱「大姑陷」,作為淡水河上游水運的重要據點,乃是北台灣桃竹苗山區土產與民生用品的轉運碼頭,船隻往來如梭,挑夫、商旅絡繹不絕。為求行船平安、旅途順利,往來信眾在現址旁一座長滿蘆竹與雜草的小山丘半山腰,以三塊石板搭成簡易小屋,恭奉觀音石像,這便是寺廟的雛形。因觀音聖像安座於此,這座小山丘也被親切地稱為「觀音媽山」,而寺廟最初則得名「觀音媽山觀音媽廟」,成為往來行旅心靈的寄託之所。

5夠讚開站器

歷史沿革:

時至1894年,日本佔據台灣後,隨著陸路交通的興起與桃園大排的興建導致大漢溪水位下降,繁盛一時的水運漸被陸路取代,月眉山觀音寺的香火也隨之日趨沒落,觀世音菩薩的聖像漸漸被塵世淡忘。歲月流轉至二次大戰末期,百姓飽受戰亂之苦,庄民簡金乎君家境清貧且體弱多病,在萬念俱灰之際,憶起幼年牧牛時曾見觀世音菩薩安座於觀音媽山半山腰石壁間,遂前往祈願:若身體能得康復,必為菩薩塑像建廟。

建廟歷程

心念所至,金石為開。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,簡金乎君的身體果然逐漸好轉。他恪守諾言,憑藉自身泥水匠的技藝北上謀生,開啟了艱辛的建廟還願之路。期間,庄民鄭金麗與程銀山兩位大德慷慨捐獻廟地,為寺廟的擴建奠定了基礎。此後,寺廟歷經四次增建,歷經數十年心血,終於在民國85年順利落成,形成了如今的規模。而「月眉山觀音寺」之名,則緣于民國58年,地方耆老江宗恩里長依地理環境剖析:廟前正對印斗山,背倚鳥嘴尖山,且鄰近大溪河月眉灣,故更名為此,既蘊含山水之靈,亦承續信仰之脈。

百年的堅守詮釋信仰的力量

今日的月眉山觀音寺,不僅是一座宗教活動場所,更是一部立體的地方史書。它見證了大溪從水運繁華到陸路興起的時代變遷,承載了簡金乎君「還願建廟」的誠信之德,也凝聚了鄭金麗、程銀山等鄉賢的慷慨之心。寺內的一磚一瓦,皆訴說著歷代信眾的虔誠;山間的一草一木,都浸潤著百年香火的溫馨。

這裡,既是善男信女祈福禱安的淨土,也是遊人領略大溪人文風情的窗口。置身其間,既可感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護佑,亦可憑欄遠眺大溪河的碧波蕩漾,近覽鳥嘴尖山的蒼翠疊嶂,在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中,體悟「心誠則靈」的古老智慧,領略「信諾如山」的人性光輝。

月眉山觀音寺,以百年的堅守詮釋信仰的力量,以山水的靈秀承載文化的記憶。誠邀各界人士前來參訪,在晨鐘暮鼓中靜心感悟,在歷史煙雲中緬懷初心,讓這座古剎的香火,在新的時代裡續寫更多溫暖與感動的故事。

本日瀏覽人數

42

本週瀏覽人數

42

本月瀏覽人數

137

年度瀏覽人數

137


月眉山觀音寺

電話:03-3880085

信箱:wwwline178tw@gmail.com

官網:https://033880085.005.tw

地址:335桃園市大溪區信義路1號

LineID:wwwiaitw

點我丶掃我丶加我為 Line好友

/

Tag 頁面標籤

圖片引用來源: Pixabay / Unsplash / LovePik

大溪月眉山觀音寺

大溪月眉山觀音寺

相關服務項目

月眉山觀音寺

本站 QR Code

瀏覽總次: 000000136

月眉山觀音寺

月眉山觀音寺

電話:03-3880085

信箱:wwwline178tw@gmail.com

官網:https://033880085.005.tw

地址:335桃園市大溪區信義路1號

LineID:wwwiaitw

點我丶掃我丶加我為 Line好友

/

Tag 頁面標籤

月眉山觀音寺

本站 QR Code

瀏覽總次: 000000136